陈皮与橘红-张继
2015-12-20 18:24:20| 分类:
工作【传统中药】
| 标签:
|举报
|字号大中小 订阅
药典陈皮不陈疑,
橘红陈皮差层皮。
剥皮削皮加工异,
囊柑无柑源稍离。
注:陈皮与橘红同来源于芸香科植物,二者加工不同(来源略有不同),分为陈皮与橘红。陈皮 为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(实际包括近成熟的)。因橘(注:中国药典栽培变种为茶枝柑、大红袍、温州蜜桔和福橘)成熟或近成熟时采摘,剥取果皮,阴干称为陈皮。橘红 为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外成果皮(注:栽培变种为大红袍、和福橘,过去实际商品包括柑)成熟时采摘,削取果皮外侧红色部分,晒干称为橘红。即橘皮去白(中果皮)留红者为橘红。
陈皮入药历史悠久,以广东新会的“广陈皮”最为著名,其次是重庆綦江的“大红袍”著名,是过去“陈皮”商品的主流。但两者在药材商品现已经少见,前者多入茶食,后者品种近已亡羊。现在药材市场上的陈皮多由橘类加工品余料(剥去囊瓣后的橘皮),得来。
陈皮古典认为陈皮以久为良,故习称陈皮。 橘红则以橘皮红者加工的橘红为佳.
评论这张
转发至微博
转发至微博
评论